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

[專訪]八十八顆芭樂籽(88balaz)──比現實更真實

        2010《比獸還壞》、2012《比獸還帥》兩張專輯,被認為是唱出了音樂圈「現形記」,但別忘記,每首歌本質仍是「音樂 」,與其說批評了些什麼,不如說這是主唱阿強在作音樂時自然而然得出的感想。他說,他不喜歡音樂被「混在一起講」,音樂沒有那麼神,不是任何事情冠上「音樂」二字就變得名正言順,反過來說,音樂也不曾多出什麼,如果一切不是被包含進「創作」、透過創作而轉換成音樂形式,並被這樣檢視,那麼額外的什麼其實都不重要,也不會讓音樂變成「好音樂」。

        時至今日,這種「創作」理念有被接收到嗎?網路、新型態的音樂媒介大量湧現,讓樂團的聲音更容易被聽見,卻也讓聲音不再深刻。吉他手大頭說,以前的黑膠唱片,播到內圈時唱針會彎掉,所以時不時要調整一下;錄音帶出現,時間到也要換面播放,所以AB面第一首歌記憶最深刻;播一張CD也還是一張專輯,但等到各種線上音樂程式讓你把幾千首歌曲放進播放清單,很多動作都省略了,「聽了好幾輪,誰唱的?歌名是什麼?我卻不記得。」阿強說,這些動作都是記憶,它讓聽眾真正專注於那些歌。「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真正的『概念專輯』越來越少,因為概念專輯是你把整張專輯認真聽完才會知道它在說什麼。」貝斯手冠伶補充道:「所以現場表演也很重要!」
        提到表演,對鼓手東祐來說每場表演都不一樣,場地、形式不是他能決定的,但樂手仍可以調整心態、掌握現場氣氛。而對阿強來說,音樂的任何表現形式都有發揮「創作」的空間。例如他很佩服林生祥在表演中暢談對社會現狀的觀察,而他的每段話都與接下來演奏的歌曲相互呼應──這不是隨意發表言論,而是一個表演者將言說與音樂共冶一爐的安排,認真看待一場演出的完整性、也認真的讓自己的表演能與聽眾「溝通」。
        除了表演的完整性,歌詞是與聽眾溝通最直接的媒介。「音樂夠好,就是說得夠清楚」,但阿強的歌詞並不好懂,現實中穿插天馬行空的幻想,這又該怎麼理解呢?阿強說:「『清楚』不是說歌詞寫得直白,伍佰就說:『中文歌詞寫得直白是一件可恥的事』。」也許,打破一般敘述的邏輯,才能超越語言而讓聽眾自行理解、「心領神會」;同樣的,阿強覺得台灣展演空間仍不夠多元,不只是小場地被壓縮,他更希望有一個各種藝術都能自由表現的空間,人們不會只為樂團,而本能的喜歡這個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 自嘲沒被正經看待,一直是「不上不下」的樂團,但了解八十八顆芭樂籽的創作理念後,也許就是蜂鳥努力振翅,才會懸停空中,於是,剝除飛翔的幻覺與現實的表層,看見的不是嘲諷,而是比現實更真實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