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

[專訪] 擊沈女孩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     採訪/撰文:鬼太郎

        鬱悶嗎?不管是想喚回愛情卻不知道該怎麼辦(《三十分鐘》),還是得不到對方回應的迷惘(《妳(妳)都知道》),擊沈女孩用龐克開闢一條宣洩心中抑鬱的疏洪道,把堆在胸口不得不說的煩躁,用音樂暢所欲言。於是我們會發現,原來百思不得其解的憂愁情緒,都因為歌聲而轉向積極正面。

       有幸訪問到擊沈女孩(同時也是熊寶貝樂團)的吉他手大偉。他說,擊沈女孩最重要的價值就是「樂觀」精神,同時也是他玩音樂多年的體悟: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,一定會遇到許多令人沮喪的事情,但我們必須懂得對那些糟糕的狀況說「Fuck it」,不是放棄,而是用幽默的眼光去看待,更重要的是,心理要有自己堅持的價值,不要違背自己──音樂也是如此。為什麼很多樂團都是第一張專輯最好聽呢?大偉特別強調音樂的「original」,即樂團創作的原初精神,它往往隨著一個樂團的發展而逐漸喪失。

        考究改變樂團發展方向的因素,音樂數位化確實對樂團專輯製作產生了影響。大偉認為數位化並沒有讓製作費用變便宜,但確實改變了聽眾接觸接觸音樂的方式,最明顯例子就是大部分的人不再聽完整張專輯,多是單首下載。對大偉來說,製作專輯本來就比較困難,專輯裡每首歌的編排都會相互影響,常常做了最後一首歌還得回過頭修改第一首歌。當大眾習慣只聽一首歌後,樂團更傾向於發EP──只做一首歌不但表達明確、省去做專輯鬼打牆的時間,也讓樂團能集中精力做出更多細節。另一方面,EP製作成本相對低,接受度卻高,還能搭配MV拍攝與網路平台增強宣傳力道。不過大偉也坦言,宣傳的結果仍只是一個數字,點閱率無法反映閱聽人是否只是走馬看花。

       這些「數字」似乎是樂團各種宣傳、經營管道的通病。除了網路,台灣許多音樂獎讓樂團得到曝光的機會,但樂團的價值不等於業界評審的分數,甚至這些評比也未必真正反應台灣音樂的趨勢。政府的樂團補助同樣未必與台灣音樂發展、台灣音樂的質量成正比,反倒可能與樂團申請補助的經驗有關,也造成新樂團較能得到補助的問題。

       我們可以看到,種種影響樂團發展的要素皆是利與弊一體兩面,換言之,並沒有一致(有利)的趨向驅使樂團往固定的方向發展:數位化並未消滅創作者對音樂內容的要求,而樂團也有取得平衡的方法;網路傳播無法取代現場表演,除了現場的意外變化與樂趣,也反映出真實在場的聽眾對樂團的重要性。甚至最根本的生活壓力,大偉說,很多樂手都在打工,足夠維生與創作就好。

       有什麼扼殺、迫使樂團放棄原初精神嗎?似乎沒有,一直以來這樣的精神都是創作者能掌握且應當堅持的原則。大偉還提到越來越多國外大團來台表演,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多、要求也越來越高,台灣音樂的特色與文化感卻不夠明顯。如何發揚台灣文化?繼續「唱自己的歌」也許很老套,卻是挖掘、延續自身文化並展現其普世價值的不二法門。
      
       
        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